瀏覽次數:次
為進一步優化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咸新區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加快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工作,西咸新區不動產中心創新服務模式,推出“不動產抵押登記進銀行”便民服務,將不動產登記服務窗口延伸至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優化辦理流程,精簡辦事材料,壓縮辦理時間,實行抵押登記“不見面”審批、“一站式”辦結,真正做到“跑零次、當場辦”,切實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
一、主要做法
(一)統一合作形式。梳理“不動產抵押登記進銀行”辦理模式的法律依據、辦理流程、收件資料,制定工作方案,編制操作手冊,由西咸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統一與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全區范圍開展“不動產抵押登記進銀行”業務,企業和群眾在銀行網點簽訂抵押合同的同時,即可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
(二)統一信息集成。與銀行協商簽訂合作保密協議,按照安全高效的要求,搭建業務互聯互通平臺,實現數據實時互通共享,通過信息系統實時辦理相關登記業務和查詢有關信息,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維護權利人不動產權益。
(三)統一辦理事項。結合西咸新區實際,將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預購商品房抵押權預告登記、預購商品房抵押權預告注銷登記、房屋抵押權首次登記、房屋抵押權注銷登記和不動產登記查詢延伸至銀行網點。結合業務運行和風險評估情況,開展抵押權變更登記、抵押權轉移登記、抵押權更正登記等業務。
(四)統一辦事流程。對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再造,統一辦理流程。企業和群眾在銀行網點辦理抵押貸款,一次性填寫相關資料,委托銀行辦理抵押登記申請工作。受理銀行根據不動產登記中心部署的業務平臺完成資料收集和填報工作。登記機構對銀行在系統中提交的相關資料進行審核,登簿后產生電子證照推送給銀行,銀行據此進行放貸。辦理抵押注銷登記時,由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業務平臺提出申請,登記部門即時辦結。
(五)統一電子證照。在開展“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時,通過CA數字認證實現系統登錄,統一采用數字認證和電子印章系統,推行電子不動產登記證明,減輕行政成本,提高事項辦理效率。

圖1不動產抵押登記進銀行業務聯辦系統流程圖
二、實施成效
(一)打破信息壁壘,推進“不見面”審批。授權銀行受理抵押登記申請,實現信息共享。服務對象在銀行網點辦理抵押貸款的同時,可一并辦理抵押登記相關事項,不動產登記中心進行網上審核,實現不動產抵押登記“不見面”審批及“一站式”服務模式,真正讓服務對象“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目前已與15家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各相關業務銀行辦事場所設立不動產抵押登記服務點。
(二)實行流程再造,服務全面提速。為進一步方便服務對象申請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對線下登記進行流程再造,轉化為全流程網上辦理。服務對象只需在銀行簽訂借款抵押合同時,同步申請抵押登記,群眾無需在銀行、登記兩部門間來回跑,優化后紙質資料填報數量減少30%,內容要素填寫減少35%,效能提升50%以上,辦結時限全程提速。
(三)規范審批流程,加強前置監管。安排專人負責業務指導并及時接收銀行轉交的抵押登記等相關材料,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做好登記業務審核、登簿及監管等工作,銀行則對抵押人身份、收集的授權委托書、抵押登記申請書等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確保履行程序合法有效、提供給不動產登記中心的材料真實準確。截至2020年底,各合作銀行已辦理抵押登記業務共16314件。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西咸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繼續與金融部門深度合作,探索創新“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的“不見面辦理”模式,研究增加延伸登記類型,進一步精簡登記資料流程,促進信息互聯共享,著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誠信最優、服務最好”的不動產營商環境,不斷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