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實施“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決戰之年,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外部環境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難度更大。在當前形勢下,要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將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必須持之以恒反對和克服形式主義,以優良作風狠抓落實。
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發現和解決問題。形式主義之所以“隱蔽”得深,與一些黨員干部不敢正視問題、不善于發現問題有一定關系。領導干部要堅持黨性和原則,有發現問題的敏銳、正視問題的清醒、解決問題的自覺,對存在的問題不掩蓋、不回避。當前,針對形式主義的突出表現,要重點發現和整治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等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中的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問題;黨員群眾反映強烈的文山會海、表格文件多、檢查考核過多過濫、問責泛化等困擾基層的問題;對群眾合理訴求推諉應付、漠視和損害群眾利益等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問題。
堅持目標導向,保證工作不偏不虛。所謂目標導向,就是管理精細化、科學化、規范化,將檢驗形式主義的標準具體化、形象化,將最全事項、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快速度的“頂格管理”變成注重實際效率、實際速度、實際質量、實際成本的“目標管理”。各級各部門要將目標作為判斷工作是否存在形式主義的重要標尺,明確職責邊界,明晰工作路線圖、進度表和責任書,使每個崗位都有明確的遵循和預期。黨員干部根據職權職責選擇最優路徑和務實辦法,自覺細化工作內容、調整工作順序、把握時間節奏、遵守工作期限,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優質高效推進。
堅持制度導向,形成常態化機制。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容易在短時間內取到效果,但稍有松懈,形式主義又會死灰復燃、卷土重來,甚至更為突出和嚴重。形式主義反復性的特性決定了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強化經常抓、深入抓、持久抓,細化容錯糾錯機制標準,完善崗位職責和問責制度體系,改革干部考核評價和選拔任用制度等。同時,進一步推動管理改革創新,積極探索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發現問題;進一步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優化形式主義問題統計和曝光制度,形成運用身邊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常態化機制。
堅持結果導向,倒逼各項工作脫虛向實。將過程管理調整為結果問效,既可以檢驗干部的態度、能力與素質,也可以反照其作風虛實、秉性習慣。基層很多形式主義與過多過濫的督查檢查考核直接相關。要大力推動督查檢查考核方式方法實現從重過程向重結果轉變,從以明查為主向明查暗訪相結合轉變,從一味挑毛病、隨意發號施令向既發現問題又幫助解決問題轉變,促使督查檢查考核主體與對象責任共擔,倒逼雙方實事求是、緊密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