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0月24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我省貫徹落實措施。省委書記趙一德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舉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回顧總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于進一步凝聚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磅礴力量,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斗,具有重大意義。全省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著力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
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勇毅前行、開拓創新,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十四五”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勝利完成。“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歷程極不尋常、極不平凡,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明顯提高,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實現良好開局。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會議指出,全會通過的《建議》,立足于夯實基礎、全面發力,對“十五五”時期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作出部署,是指導“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歷史主動,必將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我們要深刻領會和把握“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和把握黨中央關于國內外形勢的基本判斷,深刻領會和把握“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重大原則、重大戰略任務和根本保證,深刻領會和把握關于落實全會精神的重要要求,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昂揚姿態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
會議強調,要全面對標對表黨中央部署要求,著眼全國大局,立足陜西實際,明確主攻方向,精心謀劃“十五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要謀準謀實發展目標體系,突出與國家“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相銜接,與“在西部地區發揮示范作用”的戰略定位相適配,與三秦百姓的美好期待相呼應,確保清晰明確、科學精準。要謀準謀實重要任務舉措,圍繞鞏固拓展優勢、破除瓶頸制約、補強短板弱項,聚焦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文化強省和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逐一明確思路和重點工作,牢牢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要謀準謀實重大工程項目,緊跟國家戰略導向和資金投向,謀劃一批含新量、含金量、含綠量足的大項目好項目,為“十五五”發展提供堅實支撐。要謀準謀實政策機制抓手,敏銳把握宏觀政策變化完善政策工具箱,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創新推進落實機制,謀劃用好牽引性強、撬動性強的工作抓手,充分激發各方面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力促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取得更大突破。
會議強調,要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實現“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堅強保證。要堅決把黨的自我革命要求落實到位,全面一體地落實好提高認識、增強黨性、規范權力運行、從嚴監督執紀、履行管黨治黨責任“五個進一步到位”的重要要求,切實增強自我革命的自覺性堅定性。要扎實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鞏固拓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持續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對“四風”問題露頭就速查嚴處,對反復出現的問題深化整改整治,切實把嚴的氛圍營造起來、把正的風氣樹立起來。要堅持越往后越嚴不動搖,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著力鏟除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不斷鞏固發展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會議要求,全省各級各部門要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加強組織領導,抓好學習培訓和宣傳宣講,推動學習宣傳貫徹不斷走深走實。要把貫徹全會精神與做好當前工作結合起來,深化開展“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八場硬仗”,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扎實推進中央巡視、中央審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發現和反饋問題整改,持續抓好信訪積案化解,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堅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確保“十四五”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