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本報記者 肖楊文/圖
老人住院的費用基本全部報銷,兒子上學負擔減輕了,家人有了穩定的工作……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辦郭村貧困群眾張全峰的日子越過越好了。如今,他還申請到5萬元的小額貸款入股投資到了農貿市場,每季度最低有400元的分紅,家里的生活與過去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張全峰家里的變化,是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貧困群眾生活越來越好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聚焦貧困群眾收入再提升,實現致富路上“零返貧”,不斷推動脫貧攻堅工作走深走實。
全面補齊脫貧攻堅短板
張全峰家是底張街道辦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我總以為我們這一家子就要完了,老伴兒患腦梗,左手、左腳都不靈便,我又是糖尿病,不能給家里賺錢還凈花錢。兒子呢,更是讓人發愁,從小就有精神障礙,前些年病情加重;兒媳腦袋也不太靈光;孫子又在外頭胡晃蕩。那時的日子一眼都能望到頭。”
張全峰母親說。2017年5月,空港新城開始對張全峰家進行精準幫扶。兩年來,張全峰在街道辦設置的愛心崗位上工作,一個月有800元固定收入。現在他的病情沒有反復,家里收入又增加了,全家人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生活勁頭十足。
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空港新城以整改促提升,全面補齊脫貧攻堅短板,以高質量整改推動脫貧攻堅工作走深走實。為確保各項工作真正落實到位,空港新城在脫貧攻堅領域形成了“明察+暗訪”相結合的督辦機制。
據介紹,這個機制主要是結合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及中央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問題整改,制定詳細的責任清單,先后對“愛心+”項目運營、扶貧專項資金使用監管、干部精準幫扶、基礎資料整理更新、產業項目經營管理等工作全方位開展督導暗訪,并及時向相關單位反饋發現問題,有效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為群眾基本生活提供保障
為解決貧困戶家中勞動力缺乏的難題,空港新城在太平鎮實施紅薯種植扶貧產業項目,采取政府補貼、技術指導、群眾種植的方式,為貧困戶選購“秦薯五號”優良品種,并協助貧困戶銷售以實現收入提升。
紅薯種植扶貧產業項目采取群眾自種、全方位管護模式,通過送苗、培訓、銷售一條龍幫帶,實現貧困戶增收致富,極大地激發了群眾自主參與、自力更生的內生動力。空港新城扶貧辦工作人員說:“紅薯種植扶貧項目由貧困戶全程自主參與,充分調動貧困戶積極性。這個扶貧項目不僅提升貧困戶的收入,而且加強扶貧產業項目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
在健康扶貧方面,空港新城全面完成了貧困群眾2019年新農合參合工作,完成了2019年貧困群眾免費體檢,及時落實“四重保障”報銷機制;在教育扶貧方面,完成2019年各項貧困資助金發放工作,開展了“助飛行動”幫扶活動,組織企業為貧困學子獻愛心;在社會保障方面,采取動態監管機制,保證符合條件的困難家庭應納入者盡納入,按時定量完成每月各項補助金發放,并采取臨時救助輔助方式,為群眾基本生活保駕護航。
此外,空港新城采取“政府+村集體經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低收入戶”脫貧組合幫扶模式,以底張街道辦、北杜街道辦轄區內的拆遷村為重點,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村組商業用房。目前已形成了村集體運營、村民收股金的新型經營模式。
收入多元化再穩固再提升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句話說明“穩定增收”和持續提升生活水平是衡量群眾幸福感的重要指標。記者了解到,空港新城通過持續發展產業項目、跟蹤關注貧困就業人群,今年在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翻兩番的基礎上,實現收入多元化再穩固再提升。
通過“春風行動”等就業招聘會、開展春季農業技術培訓會、電商營銷策略培訓、家政技能培訓會等多場就業創業培訓,空港新城積極動員貧困群眾通過就業增加收入。據統計,今年空港新城新增貧困勞動力轉移人數11人,貧困勞動力創業1人,在太平鎮建成社區工廠1家,吸納14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
“今年要對轄區內已脫貧人口實施動態防返貧監測,重點關注貧困戶、邊緣戶,做到兩者同步提升,有效實現區內貧困戶‘零返貧’目標。”空港新城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春明介紹,“為了讓轄區貧困群眾都能穩定脫貧、穩定增收,今年我們將堅持‘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的工作基調,聚焦貧困戶收入再提升,圍繞脫貧攻堅脫貧成效鞏固,實現涉貧村再發展、貧困戶致富再提速。”
截至目前,空港新城防返貧監測工作正在常態化開展,未發現一戶貧困戶返貧,以實際成效做到了脫貧路上“不落一人”,實現致富路上“零返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