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養好自家的羊
更要做好脫貧致富的領頭羊
本期的
《向祖國報告,我脫貧了》
小編帶大家走進
涇河新城崇文鎮北丈村脫貧戶
余生昌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他的致富經吧!
從3只逐漸發展到22只,奶羊的數量變化記錄著涇河新城崇文鎮北丈村南華西組貧困戶余生昌家的脫貧密碼。
74歲的余生昌身體硬朗,精神矍鑠,可他的兒子多年前在工地上發生意外去世了,兒媳緊接著離家出走,完整的家里突然只剩下老伴和小孫子,3人僅靠4畝土地的微薄收入艱難生活。由于他和老伴年事已高,孫子又年少,家里缺少勞動力,生活的重擔讓他們的生活日漸滑向了下坡道,生活也異常貧困。
余生昌雖然年齡偏大,外出也找不下活計,但是干了一輩子泥瓦匠的他愣是在自己71歲的時候,憑借著頑強的脫貧毅力,獨自一人用半年時間蓋起了3間新房子。
精準扶貧開展以來,余生昌的家里裝上了太陽能,墻面美化,門口路面硬化。他和老伴免費進行體檢,辦理慢性病登記,合療報銷比例提高,逢年過節政府就會送來米面油等物品進行慰問,現在除了每季度3030元低保金,300元高齡補,還有企業分紅。生活條件日益改善……
一系列溫暖貼心的幫扶,激發起余生昌骨子里那股不認命的勁兒,他不會向貧困的生活低頭,依靠微薄的補貼收入,買了3只奶羊,每天早上騎著三輪車去田野里為羊割草,回家后清掃羊圈……
羊兒風吹雨淋,余生昌就想著蓋羊圈,可苦于沒有資金,涇河新城財政局幫扶干部盧焜知曉后,自掏腰包給了他2500元,一個長12米寬4米的羊圈就蓋成了。幫扶干部魏乾璽則根據涇河新城扶貧政策,不僅免費為余生昌提供試養種羊外,還為他申請了每只羊300元現金補貼。
買羊,賣羊奶掙錢,再繼續買羊,加上奶羊產羊羔,短短一年多時間,從最初的3只羊發展到了22只。家里也煥然一新,裝起了太陽能,還成為村里的脫貧“領頭羊”。
在涇河新城幫扶干部的扶持下,靠著自己的雙手,家里有了脫貧好產業,余生昌的脫貧干勁更足了。以前,他總覺得生活無望,現今覺得生活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