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新城的好政策,我們不僅領取了養老保險,還領到了被征地農民養老補助金,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現在日子過得更好了。”
4月13日下午——釣臺街道馬家莊村王秀芹等村民代表,將一面印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心系百姓為民解憂”的錦旗送到新城人社民政局,表達被征地農民對新城各項保障政策的感謝之情。

一面錦旗,是肯定,是支持,更是期許。這背后凝聚著,每一位新城干部員工的辛勤付出。
老百姓的錢一分都不能少
近年來,隨著新城發展駛入快車道,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轄區被征地農民群體不斷擴大,如何在落實好上級政策的同時,又能保障好群眾利益,這是新城領導考慮最多的問題。 灃西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宇斌在不同場合多次詢問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情況,他要求—— “不管面臨的困難有多大,該給群眾發的一分都不能少,而且要及時、快速。” 為做好政策保障,新城人社民政局積極向上級爭取支持,加強和周邊區縣溝通交流,深入基層充分征求群眾意見,了解群眾生產生活困難,確保保障政策指導明確、可操作性強。
2019年7月,《灃西新城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實施辦法》(暫行)正式制定印發,并成立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各項工作開展日益步入規范化。
把政策送到群眾心坎上
“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解決了我們養老的后顧之憂,我們對生活更有信心了!”——天福和園社區李大爺高興地說。 為了讓群眾了解政策,理解政策,切實享受政策紅利,《辦法》出臺后,新城先后在各街道召開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講解會,并成立宣傳工作小組,分片包干、責任到人,走村入戶,印制宣傳單10000余份,為群眾面對面答疑解惑。同時,創新宣傳形式,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多渠道、多方式向群眾詳細解讀宣傳保障措施,確保讓群眾安心放心,積極參保。
與此同時,在各街道召開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工作經辦人員培訓會,培訓工作流程,進行政策解讀,提高業務技能和服務水平。 釣臺街道脫貧戶張鳳云便是補貼政策的獲益人之一。張鳳云今年66歲,老伴前些年去世,44歲兒子患有精神殘疾,一直在福利院生活,張鳳云則在附近打小零工。托管代管以來,新城及時上門服務,自2017年5月起,每月都將養老補貼發放到位,共計發放8580元,為這個家庭送上了溫暖。“新城補貼發放很及時,每個月固定時間,領導和扶貧干部都很關心我們,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她說。“現在每月能領到460元養老補助金,我心里很高興,也很踏實。”——高橋街道曹坊村村民石忠慧領到發放的第一筆養老補助金時開心地說。63歲的石忠慧,老伴和兩個兒子都相繼去世,家中只剩她和孫子兩人,孫子一直在外打工,她由于身體不好,需要常年吃藥,家里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西寶高速南線征地后,她被納入參保范圍,按照新政策一次性補發補助金差額2012元,給她的生活多了一份保障。
從信息上報、參保公示、審核信息到核算金額、劃撥資金等各個環節,新城各部門相互協作,將每一步做實做細,讓百姓切切實實享受到政策紅利。截至目前,已落實參保登記12000余人,到齡發放4000余人,發放資金5000余萬。
小小的一面錦旗,代表了認可的態度、感謝的情誼,凝聚了群眾對人社民政工作的認可和支持。小小的一面錦旗,代表了一種鞭策和鼓勵,匯集了群眾對征地保障工作的期許。
群眾利益無小事,新城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到保障群眾利益上,做到應保盡保、全面保障,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