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咸新區灃東新城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四最”營商環境,聚焦企業“準入易、準營難”,辦事“材料繁”“多頭跑”的問題,在“證照分離”改革基礎上,積極探索實施“一業一證”改革,這也是灃東新城進一步先行先試、率先探索的重大改革舉措。為更好地推進“一業一證”改革,灃東新城選取了民辦非企業幼兒園作為首批試點行業,創新推出“七個一”的改革措施,優化審批流程,以此為試驗點,推動行業綜合許可改革,營造便民高效的政務環境。
一、主要做法(“七個一”)
1.“一次告知”:實施“智能導辦、精準告知”,為企業提供一個行業一次告知服務,將承諾內容集成為承諾告知書,方便企業對照承諾一次知曉。
2.“一表申請”:將多張申請表合并集成為一張申請表,將多套申請材料歸集為一套申請材料,實現共享數據自動預填、證照材料自動免交。
3.“一窗受理”:在新城政務大廳開設“一業一證”專窗,集合民辦非企業幼兒園開辦受理流程、受理資料,實現“一窗受理”。
4.“一網審批”:推行統一網上受理平臺(陜西政務服務網),優化內部流程,涉及業務審批部門通過數據共享,變“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生成綜合審批意見,提高審批效率。
5.“一證準營”:《行業綜合許可證》加載集成了有效許可信息的二維碼,掃描實現行業經營許可信息“一碼覆蓋”。
6.“一窗發證”:實施“按需發證、按需領證”,實現統一發證窗口,現場領證或郵寄送證,由“單一發證”向“按需發證”轉變。
7.“一體管理”:實施“業務協同、一體管理”,建立一家牽頭、多方協同的審批服務機制,形成審批集成、監管同步、無縫對接、提升服務的合力。
二、改革成效
(一)企業辦事制度性成本大幅降低。改革后,申請人 “跑一次路、填一套表、一次申請”,在承諾時限內即可領取行業綜合許可證。改革后,辦理事項環節由最多的49個平均縮減至4個,辦理材料由53份平均縮減至13份,累計壓縮審批時間壓縮辦理時間80%,減少4個審批環節,經辦窗口數量減少79%。
(二)一證一行業,一章全覆蓋。“行業綜合許可證”優化了企業開辦流程,消除了原來“一項許可一個證、一個墻上都是證”的現象,達到“一證一行業,一章全覆蓋”的目標。首批“行業綜合許可證”將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托幼機構衛生評估報告4個證歸集起來,將多個許可信息以“二維碼”方式加印在證照上,通過“掃碼”鏈接即可查詢到許可信息,實現行業許可信息“一碼覆蓋、一證準營”。
(三)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一業一證”改革是探索行政許可由“政府供給側”轉向“企業需求側”的制度創新,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破解“準入不準營”的治本之策。灃東新城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切實提升群眾創新創業積極性,為轄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注入新勢能。
三、改革經驗
(一)制定整體方案,梳理行業目錄。制定“一業一證”改革實施方案,做到行業分類、事項名稱、業務流程、操作規范、服務指南、核查標準、系統研發、制證版式、賦碼規則等九個方面的統一,實現了一次辦好,讓群眾“少跑腿”。
(二)持續優化“一事全辦”綜合服務平臺功能。強化“一業一證”平臺建設。開通網上申報端口,強化多部門線上聯辦、分發流轉、督辦提醒等功能,不斷拓展網上辦理渠道,推動“一事全辦”在自助終端、移動終端上推廣應用。實行網上辦理,發放電子證件。
下一步,灃東新城將不斷擴大服務范圍和鏈條長度,把“一業一證”改革向藥店、便利店、賓館、飯店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推廣,立足企業視角,確保成熟一批、運行一批,實現辦證流程標準化運作,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將“一業一證”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