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陜西自貿區試驗區灃東新城功能區為充分挖掘知識產權的價值,在全省率先構建起了具有國際化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重點在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制度體系、公共服務平臺和爭端解決機制、國際化交流等方面持續創新、尋求突破,助力灃東新城持續打造高效、便捷、優質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一、主要做法
(一)強化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建設。灃東功能區在自貿區實施方案中明確了知識產權領域的工作目標,制定了分年度的工作計劃,發布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權責清單;明確了知識產權行政審批、監督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的管理體制和權責邊界,由市場監督局負責知識產權審批與監督管理,由綜合執法局負責相應案件的處置,由新經濟局負責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構建起多部門協同的知識產權綜合行政管理機制。
(二)建設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推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線上平臺。平臺定期發布知識產權有關政策和培訓信息、研究成果、預警信息,重點為企業提供專利信息檢索、查新、咨詢服務,協助企業開展知識產權申報、變更、評估、審議、金融等服務,并線下分設知識產權咨詢服務中心、高技術產業知識產權數據中心及創新沙龍、辦事窗口,實現知識產權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同時,重點圍繞功能區主導產業開展知識產權政企協同規劃,發布功能區知識產權導航報告,并設立專項資金,加速創新成果產權化、知識產權產業化、商用化、金融化,打造具有灃東特色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三)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爭端解決機制。灃東功能區建立“行政、仲裁、調解、司法”四位一體的知識產權爭端高效、便捷的分類解決機制,優先進行行政調解、行業組織調解、社會調解,如若調解不成,則委托相應的仲裁機構或長安區、未央區兩區法院受理;同時,灃東功能區建設了自貿區重點企業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援助機構,并組建相應的專家、律師團隊,為企業提供無償咨詢服務。
(四)探索知識產權合作國際交流機制。依托中俄絲路創新園與俄方建立知識產權合作與交流的磋商機制,兩國有關企業和政府部門定期交流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制定、服務標準規范等,并探索兩國知識產權合作的具體事宜。同時,積極吸引既通曉國際規則、又熟悉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和法律體系的國際專業人才,并邀請國內外知識產權權利人和投資人落戶灃東新城開展知識產權轉化。
二、取得的成效
目前,自貿區灃東新城功能區已經在全省自貿區范圍內率先建立起了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和服務標準,形成了相應的專家服務團隊和援助機制;運營一年多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已為區內百余家企業提供了知識產權相關服務,完成多家企業貫標認證工作,以及企業專利獎申報輔導工作。特別是依托政采貸平臺為多個企業提供了知識產權的融資貸款;構建的爭端糾紛機制已化解了20余起有關知識產權爭端的案件,極大的保護了企業的知識產權;與俄羅斯等國家建立了定期的知識產權交流機制,并吸引了一批專業的國際人士進入自貿區展開知識產權服務。
三、下一步計劃
下一步,灃東功能區將持續完善知識產權管理與服務制度體系的建設,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自貿區知識產權行政管理和保護機制,建設更為順暢、公平的知識產爭端協調解決機制,并持續做優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探索建立知識產權評估與質押機制,充分釋放知識產權的價值;同時將營造更好的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培育和引進一批高端和國際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條件成熟后探索建立知識產權區域內的交易中心,并依托中俄絲路創新園與俄羅斯探索建立國際知識產權的合作、保護和交易模式。(西咸新區灃東新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