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秋末時節,西咸新區這片產業熱土上生機盎然。日前,位于灃東新城的匯川技術儲能及電源系統制造基地項目正式投產。作為西咸新區招商引資的又一碩果,該項目僅耗時兩年半便從簽約邁向投產,見證了“匯川速度”與“西咸效率”的同頻共振,成為新區全力推進產業集聚集群建設、加速構建“4+1”現代產業體系、狠抓氫能和儲能產業發展的生動例證。

硬實力引領產業升級
作為中國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的龍頭企業,匯川技術自2003年創立以來,始終聚焦工業領域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憑借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全產業鏈布局,成為行業發展的“領航者”。
公司深耕通用自動化、軌道交通牽引系統、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等六大核心業務領域,在全球范圍內精心布局20余家分子公司,匯聚了2萬余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多達5500余人,占比逾四分之一,共同構筑起一個強大的技術研發矩陣。
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朱興明一向重視技術研發。公司公告顯示,2023年匯川技術的研發費用率達到10.09%。根據匯川技術2024年年度報告,公司研發投入達到31.47億元,同比增長20%,占營收的8.50%,累計獲得專利及軟件著作權2886項。
憑借硬核技術實力,匯川技術在多個細分領域占據領先地位:2024年,匯川技術通用伺服系統在中國市場份額名列前茅,連續四年榮獲“中國卓越管理公司”獎,海洋鉆機變頻器實現我國海洋鉆井設備“中國芯”零的突破。
此次投用的西咸儲能及電源系統基地,正是企業發揮技術優勢、布局新能源賽道的重要舉措。該基地年設計產能50GW,躋身全球儲能PCS單體工廠第一梯隊,生產的儲能變流器、制氫電源等核心產品,將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關鍵支撐。
優質營商環境護航項目加速
年營收80億元、提供1500余個就業崗位——匯川技術儲能及電源系統基地的一系列關鍵數據,彰顯了項目的重大戰略價值。這背后,離不開西咸新區優質營商環境的強力支撐。
全省“三個年”活動開展以來,西咸新區全面推行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聚焦招商落地、項目建設、投產經營各階段,重點建設項目實現“線上+線下”服務專員全覆蓋。
2023年5月,匯川技術西部總部及研發中心和儲能及電源系統制造基地項目落地西咸新區。為保障項目順利推進,灃東新城通過組建由領導干部帶隊、12名業務骨干組成的專項服務團隊,實施了“提前介入輔導、量身定制方案、主動上門服務、全程幫辦代辦”的綜合服務體系,以提高審批效率和優化營商環境。

“七證齊發,創下了項目審批的‘西咸速度’。”項目負責人黃旵感慨,“西咸新區創新推出的‘增值服務流程圖’和‘要素保障流程圖’,以周為單位細化工作任務節點,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
政策支持同樣為項目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西咸新區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出臺了針對性極強的產業扶持政策,支持企業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每個項目最高給予300萬元獎勵。用真金白銀的支持,與高效的政務服務形成合力,成為項目加速落地的“催化劑”。
龍頭引領繪就產業發展新藍圖
匯川技術項目的順利投用,是西咸新區先進制造業集群化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新區堅持“兩手抓”的產業發展戰略,一方面加大“走出去”招商引資力度,另一方面加速本土企業培育,形成了龍頭引領、中小企業協同共進的良好生態。

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同力重工、三一智裝等龍頭企業與匯川技術共同構筑起新區高端裝備制造的“主力軍”。
作為全國首家研發生產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的企業,同力重工依托新區良好的營商環境穩健發展,其產品遠銷東南亞、中亞、非洲、南美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值得一提的是,其研發的TLH135混動車型成功打入秘魯高端礦業市場,實現了中國產非公路用車在南美市場的零突破。在今年9月新區重點工業企業座談會上,同力重工生產總監劉佳磊表示,他們期盼新區能夠牽頭成立工程機械產業鏈,聯合高校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從而助力產業升級。
而作為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龍頭的隆基綠能,更是西咸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典范。今年前三季度,隆基實現產值253.52億元,增長44.6%,占新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3.8%。
西咸新區先進制造業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龍頭企業形成了強大的集聚效應,吸引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有力推動了新區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2025年前三季度,西咸新區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食品和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汽車產業、航空航天等六大支柱產業產值增速達27.7%,占比提升至73.2%,新區企業培育成效顯著,實現百億企業零的突破,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近年來,西咸新區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重視群眾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凝心聚力推進西咸一體化、做強秦創原總窗口、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誠邀您關注西咸,通過新區官方網站、微博為區域產業升級、民生改善、創新賦能等各方面建設,獻上您的寶貴建議,我們將認真傾聽、積極采納,與您一同共繪城市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