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1月中旬,西咸新區創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1500畝預留產業用地正由推土機加緊平整,遠處41萬平方米科創載體的玻璃幕墻安裝已完成過半;三航科技園平臺內,50余家無人機企業的生產車間排布有序,試飛空域的標識牌在陽光下清晰可見。

示范區內重點建設西部科技創新港平臺、三航科技園平臺、先進制造產業集聚區平臺和預留發展平臺四個功能區域。截至目前,四大平臺規劃總面積33.1平方公里,儲備可利用土地8500畝,落地省級以上科研平臺65個、成果轉化企業460余家,通過精準的空間規劃與高效的空間利用,為教育、科技、人才與產業的融合提供堅實保障。
四大平臺定位 錨定發展方向
四大平臺依據產業特色與功能需求,形成各有側重、協同聯動的發展格局。西部科技創新港平臺占地10.5平方公里,聚焦產學研深度融合;三航科技園平臺10平方公里,主打航空航天航海產業;先進制造產業集聚區12.9平方公里,重點承接龍頭企業產業化項目;預留發展平臺2.7平方公里,補充科技研發與生活配套功能。

“我們正加速集聚科創、人才、金融與產業要素,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升級’全鏈條創新生態。”灃西新城秦創原工作部工作人員介紹。
走進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在優艾智合-西安交大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多款外形各異的機器人按設定程序靈活完成前進、轉彎、抓取等動作。作為西安交大與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深度融合的成果,該研究院是西安交大與龍頭企業共建的220多所研究院之一,自去年11月成立后,僅用四個多月就推出7款人形機器人矩陣。
目前,創新港已與230家龍頭領軍企業簽署共建聯合研究院(中心)協議,組建88個校企深度融合創新聯合體,聘請近千名企業導師,培養2000余名工程碩士博士,成為“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
三航科技園平臺則以產業集群為核心規劃方向,已成功引進愛生無人機、科為實業、航灃新材、維諦新能源等一批標桿產業化項目,集聚50余家無人機產業鏈企業。“未來我們將與西北工業大學開展深度合作,圍繞電子信息、網絡空間安全、無人機、航空航天、先進制造等產業方向,構建以航空、航天、航海未來科技產業為核心的重大技術攻關、校企研發、孵化、中試與成果轉化應用示范區。”,灃西新城管委會副主任唐穎表示。
土地與載體同步 產業與成果加速落地
示范區先進制造產業集聚區平臺內,三一智能制造產業項目已建成投產,機械臂在1.2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內精準作業,鈦合金部件經加工、檢測后直接裝車外運。“平臺為我們提供了定制化廠房,還配套建設了重型設備運輸通道,從拿地到投產僅用了8個月。”三一智能制造項目負責人指著廠房外的配套設施介紹。
在西部科技創新港平臺的成果轉化區域,中陜核的研發中心已入駐約1萬平方米科創載體。中心內,科研人員正在測試新型儲能材料,數據實時傳輸至隔壁的西安交大能源研究院。“平臺整合了高校科研空間與企業研發空間,我們與交大的聯合實驗可共享設備,省去了設備重復購置的成本。”中陜核研發負責人展示著實驗數據,“目前已有20余家企業與交大研究院在平臺內實現空間共享、資源共用。”

預留發展平臺的建設也在同步推進。平臺內2200畝可利用土地已完成測繪,人才公寓與商業配套的設計方案正在公示。“我們規劃11萬平方米商業配套、8萬平方米人才居住空間,未來可容納5000名科研人才居住。”示范區工作人員介紹,在空間布局上,人才居住區域與科研平臺的距離控制在3公里內,通過通勤專線可實現15分鐘直達。
141家機構駐點 打通資源對接空間壁壘
政務服務中心內,國家知識產權局代辦處工作站的工作人員正為一家成果轉化企業辦理專利申報手續,隔壁的深交所創新港服務平臺內,企業負責人正在咨詢上市輔導流程。“我們整合141家科技服務機構,在示范區內設立線下服務點,企業不用跨區域跑腿,在平臺內就能完成從成果轉化到市場對接的全流程服務。”,工作人員介紹。

在人才服務窗口,青年科技人才正提交住房補貼申請材料。據了解,青年科技人才加入示范區的‘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在服務中心就能一站式辦理落戶、住房補貼等手續。平臺還為人才搭建了人才交流空間。截至目前,示范區已通過空間內的人才服務體系,引進高層次人才246人,組建省級“科學家+工程師”隊伍38支。
金融服務也依托空間實現近距離對接。當前,灃西新城正在積極在區內搭建科創生態體系,推動省內金融機構在示范區建設硬科技支行,設立創新港種子基金、產業引導基金等各類基金13支,總規模超過200億元。國家知識產權局代辦處工作站、深交所創新港服務平臺、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等141家科技服務機構在示范區開展科技成果全流程服務。
如今,示范區的空間建設仍在穩步推進,從科研載體的持續完善到配套服務的精細升級,每一步都緊扣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核心目標。已入駐的科研機構與企業,在現有空間保障與資源支持下穩步成長,更對未來產業協同、服務優化的深化充滿期待。這片承載著創新使命的熱土,正以不斷提升的空間利用效率與資源協同效能,在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的道路上持續邁進,向著高質量發展的新目標加速前行。
近年來,西咸新區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重視群眾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凝心聚力推進西咸一體化、做強秦創原總窗口、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誠邀您關注西咸,通過新區官方網站、微博為區域產業升級、民生改善、創新賦能等各方面建設,獻上您的寶貴建議,我們將認真傾聽、積極采納,與您一同共繪城市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