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回眸剛剛過去的2023年,四季耕耘,12個月的堅守,365個日出日落。這一年,我們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精心培育營商環境沃土,用實干書寫高質量發展答卷。
春生:奮進的力量
2023年初,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為激活企業發展澎湃動能,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創新改革、創優服務,召開營商環境突破年動員會,建立完善“12321”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體系(一個組織領導,兩級任務落實責任,三項改革推進機制,兩個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一套宣傳工作方案),發布了《2023年營商環境品牌提升工作方案》,圍繞工建改革、政務服務、助企紓困、金融服務、產業培育、科技創新、審慎監管7個方面,提出以“七服七辦”為目標的30條具體措施,出臺了《開展產業政策“碼”上查、極速辦系列工作方案》,梳理17項179條產業政策兌現細則,發布“政策一碼通”,實現惠企政策“即掃即知、即知即享”,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硬支撐”,精塑“灃西營商”服務品牌,全力打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為實現新城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夏長:果敢的姿態
聚焦平臺集聚化、服務便利化、審批集成化、要素集約化改革方向,灃西新城正營造著一片不一般的“熱帶雨林”式營商環境。打造集聚化高質量科創載體。建成投用“科研院所+特色園區+研發基地+技術平臺”的承載空間近300萬平方米,形成了完整的產業承載基礎和科創生態。提供便利化政務服務。推出10個科技創新“一件事一次辦”套餐,陜西肥土寶生態公司成為全省首個受益企業,成功實現科創成果轉化落地;打造政務服務延伸體系,多項高頻事項實現“跨區通辦”,掛牌啟用5個政務服務驛站,實現政務服務“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全城通辦”。創新集成化審批模式。推出“區域評估+標準地+用地清單制”一體化改革,結合“分級分類審批+線上踏勘評審+單棟聯合驗收+全程幫代辦”等集成化改革效應疊加,35個項目應用區域評估成果,出讓“標準地”10宗、“用地清單制”地塊4宗,聯東U谷項目成為了全市首個拿地動土“十日結”改革案例。夯實集約化要素保障。多元化“信用+”應用場景、1.39億元科技型企業融資基金、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稅務管家”暖心一站式辦稅服務、“同心·律師服務團”法治問診……諸多支撐有力的要素保障力破企業發展難題。
秋收:豐收的喜悅
耕耘不斷,碩果累累。通過多舉措齊發力,全面推進企業生的多、長的快。科技創新載體日益壯大。成功匯聚交大創新港智慧學鎮、西部云谷等科創載體,全年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1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24家,陜西省瞪羚企業9家,西安市瞪羚企業3家,引育秦創原創新人才60人,認定西安市地區優秀人才和實用儲備人才1745人,高層次創新人才集聚地、全球科技創新策源地以及高校成果轉化承接地初步形成。企業發展活力競相迸發。陜西泰豐盛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榜中國企業500強;省級重點項目三一智裝產業園首臺產品試制下線,正式進入了試生產階段;西安銳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端鎳鋅鐵氧體產品填補了行業空白……依托秦創原總窗口的優勢,企業高質量發展釋放出無限可能。先行先試案例成效顯著。“三池一機制”建設案例榮獲2023年(第六屆)全國人才工作創新案例最佳案例;“清單制+告知承諾制”改革案例在全省范圍正式復制推廣;“一港模式”經驗做法在全市通報;“標準地”改革獲得新區“四個一”改革創新品牌三等獎;“用地清單制”改革經驗在全新區正式復制推廣……一個個典型經驗做法發揮了重要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賦能添彩。
冬藏:蓄勢的華章
企業的“呼聲”就是我們行動的“哨聲”,致力攻破企業訴求“響應慢、多頭辦、辦理難”堅冰,以企業訴求“小切口”撬動營商服務能力的“大提升”。分門別類打造訴求反饋渠道。針對“五上”企業和秦創原企業,建立“領導包抓包聯+定期入企服務”機制,一對一獲取企業訴求;針對中小微企業,建成“一網一微一線”訴求線上反饋統一入口,打破時間與空間的桎梏,便于企業隨時隨地反饋訴求。高質高效推動訴求“直達快辦”。開展“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專項行動,按照“首接負責、專人專責、限時辦結、清單管理”原則,對合理訴求“接訴即辦、雙周動態清零”,成立訴求處理工作專班,建立聯席會議溝通機制,推動企業訴求高效解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發展格局。創建“8+N”服務企業活動體系,組織開展“企業進灃西”“助企成長大會”等特色活動150場,幫助企業拓寬發展思維、創新管理機制;構建營商環境觀察員聘任機制,首批18名觀察員“持證上崗”,開展體驗監督活動,“零距離觀察、全流程體驗、沉浸式感受”灃西新城營商環境,對企業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痛點提出合理意見和建議。全年收集受理企業訴求499個,辦結率100%。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灃西新城已為市場主體筑牢了動力之基、活力之源,未來又將如何在擦亮“灃西營商”服務品牌上下足“硬功夫”,不斷在高質量發展中塑造新優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