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塔吊林立、熱火朝天,在灃西新城,一批批優質項目加速建設。如何能更好地服務企業?如何能更快地讓項目落地投用?灃西新城聚焦工程建設項目落地的堵點、痛點、難點,通過信用賦能,緊盯“供地、開工”兩大關鍵環節,推出“用地清單、綜合要求清單”兩張清單,讓審批更真誠,服務更赤誠。
小信誠則大信立,信用建設是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近年來,灃西新城把“信用+”理念應用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域,印發《工程建設項目區域評估工作實施方案》《工程建設項目“用地清單制”改革實施方案》《灃西新城“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實施辦法》《工程建設項目“承諾可開工”改革實施方案》,通過“兩張清單、一套承諾”(用地清單、綜合要求清單、告知承諾書),變企業單向承諾為政府企業“雙向信用、雙向承諾”,不斷優化土地要素供給,簡化項目手續辦理,加速項目開工建設。
在供地階段,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西)中心、西咸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灃西)工作部等7個部門協同配合,各項評估、普查工作由政府一次買單、統一完成,結果形成權威性、規范性“用地清單”,最多涵蓋15項評估、普查結果,清單隨土地掛牌信息一并公示,免費提供。企業拿地時即可清楚了解地塊現狀,明確用地要求,同步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和“標準地”投資建設協議,對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建筑容積率等多項指標作出書面承諾,為后續手續辦理打下堅實基礎。
“對我們來說,這些(評估普查結果)就像土地說明書,地塊目前是什么情況、政府后續有什么要求都一目了然,這讓我們心里很踏實,也有助于我們提前開展規劃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先進鈦合金材料生產基地項目經理李先生說。
在開工之前,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西)中心按照“一企一策、一項目一專員”原則,提前介入、現場了解項目需求,結合項目實際,梳理包括企業投資項目備案、不動產登記證、用地規劃許可證、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等在內的12項審批手續,明確政策標準、審批要點和監管方式,制定規范化承諾書模板,形成項目專屬的“綜合要求清單”,采取“并聯辦、打包辦、一次辦”等方式,重塑審批程序,簡化手續辦理。企業按照清單要求準備相關材料,作出書面承諾后即可一次性辦結最多12項審批手續,10個工作日內即可開工建設,相較改革前,開工時間至少提前2個月。
“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破舊立新、試點先行,以“信用+”撬動項目發展高速度,充分發揮多項改革綜合疊加效應,推動改革由點及面縱深推進,更好地釋放國家級新區改革基因活力”,改革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