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說起澇池,在農村居住過的人都很熟悉,常用于北方干旱地區村落低洼處聚集雨水的池塘。天澇時集雨除澇,一泓清水可供人畜飲水、洗衣洗菜、修蓋房子和泥之用。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大部分澇池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慢慢被人遺忘,變成了人居環境的臟水池、垃圾坑,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幸福指數。
西咸新區高度重視澇池治理和綜合改造,您印象中的澇池在西咸新區得到顛覆性轉變,讓我們一起來圍觀澇池新貌吧!
打造大西安最優宜居環境
提升轄區群眾的幸福感

近日,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王寺北街污水處理站及澇池改造工程竣工。過去群眾眼中“臟”“亂”“臭”的澇池,經過幾個月的改造提升,華麗轉身成為一個環境優美的小公園。

(改造前的澇池)
提起王寺北街大古城村的澇池,熟悉它的人,總是把它與“臭水溝”、“垃圾場”這樣的詞聯系在一起,雨水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至澇池內,且澇池周圍固體廢物較多,生態環境很差。


(改造后的澇池周邊綠樹如蔭,風景如畫)
為了充分利用農村既有澇池設施,發揮澇池在改善區域環境方面的作用,從2018年3月開始,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決定對王寺北街段道路西側大古城村原有澇池進行清理改造。

(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市政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配套部部長燕鵬向記者介紹澇池改造情況)
這個水經過我們設備進行處理之后,它會達到城市排放的一級A的標準。除了不能喝以外,基本上能達到養花養草、養魚、市政道路的沖洗以及設備車加水的標準。
在處理水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異味,所以咱們在規劃設計的時候,就把它(設備)放到了地下,并且在上面做了一些綠植,在改善環境的同時,這樣做還有兩個好處,一是在水處理的時候,它對水的異味會有一個抑制;二是咱們環境優美了以后,可以變成一個村民休憩的美麗小花園。


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市政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說,除了提高澇池水質條件之外,整個澇池工程還遵循“聚集水、留住水、涵養水、利用水”的原則,發揮“蓄水排澇、修復生態、連通水系”作用,在改善水質、儲存雨水的同時,達到美化周邊生態環境的效果。

西咸新區目前共有澇池289處,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恢復澇池生態功能,自2017年以來,西咸新區加快農村澇池治理工作,截止2018年上半年,已治理澇池187個,基本達到了水不綠、水不臭、無藻類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