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1月17日,新華社發布電訊稿《從“黑金”到“綠氫”方向盤上的能源轉型》,報道了西咸新區通過科技創新賦能推動氫能產業提速發展的生動實踐,全文如下。
新華社西安11月17日電(記者雷肖霄)在開貨車的第5年,30歲的文江江把“老伙計”柴油車換成了“新伙伴”氫能車,成為了陜西氫能運力公司的一名氫能重卡司機。

“這車啟動和電動車一樣,不用像以前一樣還要提速換擋了。”松開手剎,按下啟動鍵,文江江一邊說著,一邊開啟一天的運貨之路。
干凈整潔的駕駛室,再聞不見刺鼻的油煙味兒,也聽不到發動機的轟鳴。“要放以前的大貨車,吵得咱倆說話都聽不清。”文江江補充道。
立冬過后,黃土高原的清晨,寒風總往人的衣縫里鉆。從駕駛室向外望去,車景后移,路上拉煤的貨車漸漸多了起來。

陜西省榆林市是國家重要能源基地,近年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產量分別約占全國產量的13%、5%和10%。文江江的目的地是位于榆林市榆陽區的陜西延長石油巴拉素煤業有限公司,他將從那里把煤炭拉到一百余公里外的火車站臺。
繁忙的公路貨運樞紐,是氫燃料重卡應用的絕佳場景。“榆林市石油、煤炭、煤化工等產品的短倒運輸需求旺盛,如果能實現氫燃料重卡全覆蓋,將有效實現節能降碳。”陜西氫能運力公司副總經理徐崇喜說。目前該企業已投運20臺氫能重卡,累計拉運煤炭26.2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22.78噸。

科技創新賦能,推動氫能產業提速發展。距離榆林市500余公里的陜西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秦創原·氫合灣氫能產業兩鏈融合科創區內,陜西旭氫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陜西首條氫燃料電池電堆全自動生產線正在加緊生產。這條生產線可年產2000套氫燃料電池電堆,裝配在氫燃料重卡上作為動力來源。
“氫燃料電池電堆是氫燃料重卡的核心零部件,根據市場需求情況,今年已完成交付300臺電堆,交付量逐年穩定提升。”陜西旭氫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代一幫說,“短短三年內,我們的產品實現了三次技術迭代,提升了電堆的動態性能以及壽命。”

目前,陜西旭氫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所在的涇河新城秦創原·氫合灣氫能產業兩鏈融合科創區內共集聚了氫能制、儲、加、用各產業鏈企業30余家,園區能夠為企業提供產業、科技、金融等8個方面的運營服務。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
“面向未來,我們將繼續在電堆核心零部件端進行深度研發,開發高性能的膜電極及耐腐蝕鈦金屬雙極板等,從而提升電堆在整車上的使用性能及壽命,推動清潔能源高效利用。”代一幫說。
如今,氫能應用場景還在不斷拓展。
38歲的吳珞是一名氫燃料大巴司機,他開的大巴通體白色,上面印著一條綠飄帶,“零碳排放 綠色生活”幾個大字格外醒目。
“我從前開公交車,現在也有氫燃料公交車了,越來越低碳環保。”吳珞說。
“以前聽人說‘能源轉型’,覺得離我們太遠,現在才明白,這就發生在我們的方向盤上。”文江江感慨道,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正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