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工作日早晨7點半,家住西安市朱雀大街的緱女士背著通勤包走出小區,步行5分鐘到公交站,搭乘18路公交直達地鐵1號線灑金橋站,刷卡進站后約20分鐘抵達上林路站,無需出站直接換乘地鐵16號線,8時25分便到了西咸新區能源金貿區的辦公樓樓下。

“全程不到1小時,比2018年上班快了近40分鐘!”緱女士感慨地說,這趟數年間不斷變順的通勤路,藏著她對西咸一體化最真切的感受。
2018年剛到能源金貿區工作時,緱女士的通勤堪稱“闖關”。每天清晨6點多就得出門,先擠40多分鐘公交到北大街站,換乘地鐵1號線到后衛寨站,然后在路邊等咸陽的跨市公交——全程折騰下來至少1小時40分鐘,遇上堵車遲到更是常事。“那時候天天盼著,啥時候上班能不用這么繞?”

這份期待在“十四五”期間一步步照進現實。2019年9月26日,地鐵1號線二期開通,從后衛寨站延伸至灃河森林公園站,新增的上林路站成了緱女士的“新中轉站”。緊接著,后衛寨站開通接駁車、滴滴巴士,上林路站也配套了直達園區的公交,她的通勤時間縮短到1小時10分鐘。

真正的便捷,從2023年6月27日地鐵16號線一期的通車開始。這條北起秦創原中心站、南至詩經里站的線路,恰好經過緱女士工作的園區附近,還能與1號線在上林路站無縫換乘。自此,她的通勤路徹底告別“多線輾轉”,形成“公交+地鐵1號線+16號線”的直達路線,不僅時間大幅縮短,準點率也達到了百分百。
緱女士的通勤優化,是西咸新區“十四五”公共交通發展的生動注腳。這五年間,西咸新區圍繞“服務新區發展 成就美好出行”主線,構建起多層次出行服務體系:以“快、干、主、支、微”常規公交為核心,搭配動態公交及助學、助企等45條特色線路,71條常規公交與8條地鐵線無縫銜接,1900余處中途站織就覆蓋全域的交通網;通過智能系統升級與“一線一策”運營優化,2024年服務人次較2021年增長41%,單公里運量提升37.7%,“三高三零”“小飛鴿”等服務品牌更讓出行有了溫度;黨員先鋒線、愛心護航線等四類品牌線路樹立標桿,國家服務標準化試點驗收與國家安全標準化一級達標,更筑牢了安全服務基石。

截至目前,西咸新區1000余臺公交車輛穿梭于西安、咸陽主城區,服務500余家企事業單位與200余所學校,累計服務超2.47億人次。西咸新區用公共交通的高質量發展,讓“雙城記”徹底變為“同城記”,也讓像緱女士一樣的群眾,在每一次便捷出行中,觸摸到時代發展的溫度,收獲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近年來,西咸新區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重視群眾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凝心聚力推進西咸一體化、做強秦創原總窗口、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誠邀您關注西咸,通過新區官方網站、微博為區域產業升級、民生改善、創新賦能等各方面建設,獻上您的寶貴建議,我們將認真傾聽、積極采納,與您一同共繪城市美好藍圖。